爱沙尼亚包车地接

爱沙尼亚包车地接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发新帖

波罗的海三国是哪三国?波罗的海三国地接旅行社

本帖最后由 南极企鹅 于 2018-10-1 14:07 编辑

波罗的海三国华人旅行社, 波罗的海三国地接导游,波罗的海三国
爱沙尼亚地接
拉脱维亚地接
立陶宛地接



波罗的海三国指的就是位于波罗的海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而波罗的海国家则指的是位于波罗的海区域所有国家。而对于北欧国家来说,一般都将其称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而非波罗的海国家。 波罗的海三国,地理上属于东欧,文化上属于北欧,因此一般称为东北欧。

三国总面积17.40万平方公里,其中立陶宛6.52万平方公里,拉脱维亚6.37万平方公里,爱沙尼亚4.51万平方公里。

回复
 楼主| 南极企鹅 |
地理

波罗的海三国虽然均地处波罗的海东岸,但就资源力而言,各有其特点。

立陶宛位于前苏联最西部。西临波罗的海,北邻拉脱维亚,东、南邻白俄罗斯,西南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

地形受冰川作用显著,大部分为冰川夷平的低平原,其上有冰碛岗丘。波罗的海沿岸有绵长的沙丘,中部为低地,东南端地势最高,海拔958英尺。土壤从沙土到重粘土皆有。西北部有壤土、灰化土、沙土;中部以灰化土和泥炭土为主,土地肥沃;东南部多沙土。

立陶宛境内河流均流入波罗的海,水流一般平缓,河道蜿蜒曲折。其中涅曼河最长,其主要支流有梅尔基斯河、内里斯河、涅维茨斯河、杜比萨河、朱拉河以及米尼亚河等。湖泊约有3000个,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

拉脱维亚西临波罗的海,北邻爱沙尼亚,东界俄罗斯,南接立陶宛。拉境内主要是波状起伏的平原,有低地和低丘。东部地势略高,滨海多沙滩。拉河流均属波罗的海水系,主要河流有西德维纳河(亦称道格瓦河)、加高亚河、文塔河、利耶卢佩河。丘陵之间有许多小湖泊。

森林,草场、牧场、沼泽和荒地约占土地面积的67%,森林覆盖率为38%,森林主要分布于西部和东北部。多针叶林(松树和云杉)和落叶林(白桦和白扬等)。

爱沙尼亚是波罗的海沿岸三国面积最小的国家。北面和西面临波罗的海,南与拉脱维亚和俄罗斯联邦为邻。就资源力而言,爱沙尼亚有着不同于上述两国的特点。爱沙尼亚是个多岛屿之国,大小岛屿800个,占土地面积的9%。最大的两个岛屿是萨列马岛(1647平方公里)和希乌马岛(600平方公里)。地表受过冰川作用,南部有冰碛丘,中部有平缓的长丘,大部为东北-西南走向。

   


气候

波罗的海沿岸狭窄地带属海洋性气候,内地为大陆性气候。1月平均气温-4.8℃,7月为17.2℃。大部分地区8月份降雨量最多,沿海地带10-12月降水量最多。

立陶宛
土壤以灰化土为主,东拉脱维亚低地有沼泽土。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受大西洋气候影响,湿度大,天空多云,每年只有30-40天的晴天,阴天多达150-180天。盛刮西北风和南风。无霜期在125-155天。夏季凉爽,6月平均气温17℃,最高气温为34℃,1月沿海平均气温为-2℃,东部-7℃,最低可达-40℃。

拉脱维亚
气候受北大西洋气团的影响,冬季温和,夏季凉爽,2月平均气温-5℃至6℃,7月为16-17℃。年降水量610-711毫米,蒸发量少,有涝灾。植被为混交林,约有90种树木和灌木,林地面积137.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6%,重要树种有松、冷杉、白桦和白扬。草地辽阔。约有60种哺乳动物,295种鸟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楼主| 南极企鹅 |
人口

立陶宛人口280万,主体民族为立陶宛人,占总人口的84%,俄罗斯人占5.8%,其他民族占11%,为38万。

拉脱维亚人口195万,主体民族为拉脱维亚人,占总人口的62%,俄罗斯人占27%,为94万,其他民族占13%,为35万。

爱沙尼亚人口122万,主体民族为爱沙尼亚人,占总人口的68%,俄罗斯人占25%,为48万,其他民族占8.2%,为12.8万。

波罗的海三个民族都是纪元前4000年至2000年迁居到波罗的海沿岸的古代新石器时代居民的后裔。他们一部分从东方迁居到欧洲部分,原始渔猎民带来了芬兰语。另一部分来自南方维斯瓦河和第聂伯河流域,古代列托-立陶宛农牧部落在公元前2000年的初期向北迁移。

立陶宛人在13世纪时已处在封建时代,此时形成部族,这些部族主要是散居在涅瓦河流域的几个血缘相近的波罗的海部族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直到19世纪下半叶,立陶宛人才完成了资产阶级民族形成过程。

拉脱维亚人作为部族是在15-16世纪由波罗的海本地的一些部落(库尔什人、泽姆加尔人、谢尔人、拉脱加尔人)形成的。这些部落在5-6世纪时向北推进并逐渐同化了操芬兰语的立维部落以及一部分南方爱沙蒂人。这些部落在反对12世纪末-13世纪初日耳曼骑士入侵波罗的海沿岸的共同斗争中联合起来。拉脱维亚资产阶级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大量拉脱维亚人从19世纪起迁住西伯利亚。

爱沙尼亚人是古代波罗的海沿岸芬兰部落的后裔。如拉脱维亚人一样,在反对日尔曼骑士和瑞典人的斗争中形成一个统一的部族。爱沙尼亚的资产阶级形成于19世纪末。

   



语言文化


三国语言的特点是共属两个语支。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属同一语支即印欧语系列托-立陶宛语支,或称波罗的海语支,这种语支最接近于斯拉夫语支。爱沙尼亚属于芬兰-乌果尔语族波罗的海沿岸-芬兰语支。

立陶宛语属东波罗的语支,与拉脱维亚语关系极近,主要通行于立陶宛。16世纪起,已有立陶宛文学语言。最早文献乃是1525年的“主祷文”、一部教义以及“万福玛利亚”的译文。19世纪时,立陶宛出现三种文学语言并同时使用:波罗的海沿岸低地立陶宛方言、东部高地立陶宛诗歌方言以及主要通行在与东普鲁士接壤地带的西部高地立陶宛方言。现代标准文学语言是在西部高地立陶宛方言基础上形成的,共有32个拉丁文字母。亚布隆斯基斯(1861-1930年)被称为国语之父。

与立陶宛语相近、同属波罗的语支的拉脱维亚语主要通行于拉脱维亚。1918年以后成为官方语言。拉脱维亚最早文献可溯源至16世纪,当时主要是以天主教和路德教派教义问答为主。18世纪,第一部语法问世。19世纪末,文学语言有了较大发展。1922年,采用拉丁字母。拉脱维亚语有3组方言:东拉脱维亚语、西拉脱维亚语和中拉脱维亚语。中拉脱维亚语较前二者稳定,为拉脱维亚现代文学语言的基础。虽然拉脱维亚语与立陶宛语关系密切,但由于拉语受芬兰语影响较大,因此,拉语在许多方面较之立语易加更新。拉语的最大特点是词的重音总是固定在第一音节上。

爱沙尼亚语属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波罗的-芬兰语支,主要通行于现今的爱沙尼亚。爱沙尼亚语的特点是和芬兰语关系极为密切,有南北两种主要方言。北部方言或为塔林方言是爱沙尼亚文学语言的基础,其许多词汇借自德语。

   


宗教


波罗的海沿岸民族在13-14世纪接受了基督教。立陶宛人和大部分拉脱加尔茨人信奉天主教;大部分爱沙尼亚人、拉脱维亚人及一部分西立陶宛人为路德派新教徒;一小部分爱沙尼亚人和拉脱维亚人信仰东正教。

苏联时期,天主教在立陶宛的影响很大,有资料显示,80%的立陶宛人系天主教徒。在这个领土面积不大的国家里就有6个宗教中心领导着天主教的各个教区:维尔纽斯天主教辖区;维尔卡维什基斯主教辖区;考纳斯主教辖区;凯沙多里斯主教辖区;怕涅韦日斯主教辖区和捷利沙伊主教辖区。

在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信义会影响很大。信义会系遵奉马丁·路德“因信称义”教义的基督教新教教会,属路德宗。“因信称义”教义即主张人在上帝面前得称为义,全凭信仰耶稣,而不在于履行教会的礼仪、规条和善功。路德宗主要分布在德国北部、北欧各国和美国。

由于在波罗的海三国中,很多人信奉天主教或路德派基督教,因此,宗教问题往往成为该地区人民反对“俄罗斯化”的导火线。较为突出一例即为1972年立陶宛1.7万天主教徒向当时的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发出的备忘录和致联合国当时的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的公开信,备忘录和公开信指责并抗议苏联对立天主教徒的“迫害”。其结果,一方面是来自当局的镇压“加强”,而同时,人民反抗迫害、争取自由的呼声越来越高。宗教影响在波罗的海三国争取民族独立运动中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路德教于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时期产生于德国,不久传入美国和北欧各国。迄今在挪威、瑞典、丹麦和冰岛等国,路德教均为国教。波罗的海三国,尤其是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与北欧各国的宗教潇源,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三国的民族所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现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了,出国旅游成本加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伙伴:

手机版|小黑屋|华人驿站全球地接联盟 华人驿站 ( 陕ICP备16004167号-3 )   版权所有;西安华人驿站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1号88号楼2; 电话:17762283762; 邮箱:huarenyizhan@qq.com

GMT+8, 2024-11-21 17:36 , Processed in 0.062845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