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亚当·斯密(Adam Smith)教授在爱丁堡大学苏格兰孔子学院大楼Abden House向苏格兰当地学者与古文字爱好者发表题目为“中国初始文字的缘起:管理牲畜、祈问鬼神”的公开讲座,将为期三天的中国甲骨文研讨活动推向高潮。
(图1. 亚当·斯密教授发表公开讲座)
苏格兰国家博物馆收藏有大量刻有文字的甲骨,其收藏数量居欧洲第一位(亚洲以外第二位),达1800件碎片,是1909年来华传教士们收集捐献的。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使更多的海外学者(特别是年轻学者)学习和研究中国的远古文明和古老文字,苏格兰孔子学院联手爱丁堡大学亚洲学系,开展了为期三天甲骨文研讨工作坊活动。共有13名来自欧亚国家的学员参加了这一研讨活动。
(图2. 亚当·斯密教授在向研讨班学员讲解)
亚当·斯密教授认为,文字的出现在文化史上是一个极其罕见而重要的事情,它只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在中国的北方,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正是出现了这样的原创文字——甲骨文,它与古埃及的圣书体象形文字、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一样,是一种独立发明创造的文字。中国的考古发现为甲骨文的产生和用途提供了丰富佐证,也为中国早期文字演变过程提供了一个比其他任何文字更加完整的图景。刻写在牛肩胛骨和乌龟壳上的占卜记录的数量庞大的甲骨文,无疑是最出名的中国早期文字例证,它们记录了每天例行的献祭仪式也记下了商王朝王室家族的焦虑。但这些所谓的“甲骨文”只是整个早期文字图景中的一部分,用毛笔刷写在石器和陶器上的标签以及刻写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则是另外两个重要的早期文字演变的证据。书写在竹片或木条上并捆绑在一起的文件没能幸存下来,但它们曾作为保存祭祀牲畜记录的方式仍可以有据可查。结合所有这些考古例证,现在可以回答“文字书写是如何开始的?”
(图3. 在实物上考证甲骨文)
除了利用影像、图片资料在教室里开展研讨活动以外,学员们在专家的带领下还亲临苏格兰国家图书馆甲骨收藏馆进行实物考证和研讨,获得这样难得的机会学员们兴奋不已。
甲骨文研讨工作坊是苏格兰孔子学院“古汉语工作坊——先祖之声”系列活动的首个项目,还有后续项目有待开展。
(爱丁堡大学苏格兰孔子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