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地接动态/海外旅行动态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俄罗斯和欧盟美国的三角关系

    发表于2014-4-15 01:12:56
[复制链接]
本帖最后由 北极星 于 2014-4-15 01:12 编辑

车欧洲旅游网对西欧形势的一些特点分析。
当前,西欧人民普遍关注两大问题:一个是经济景气;-个是美苏围绕中程导弹进行的争夺。两个问题都关系到它们的切身利益,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西欧局势发展的趋向。因为,不论是各国的内政,还是西欧联合的进程,或者是其对外关系,无不受这两方面情况的制约和影响。

从经济角度看,西欧形势有以下特点:

第一,西欧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经过连续三年的衰遇之后,自去年起已进入复苏阶段,但回升速度缓慢、基础脆弱,并且发展不平衡。经济好转的主要表现,是工业生产有所回升,通货膨胀率下降,失业上升趋势煞住,多数国家财政赤字减少。以欧洲共同体十国为例,去年头8个月工业生产增长3.8%,通货膨胀率降至6.3%,失业率基本上稳定在10.7%左右。但经济增长幅度不大,欧洲共同体十国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七国的平均增长率去年只达0.5%和0.7%,远远低于美国的3.5%和日本的2.8%。而且,各国情况参差不齐,英国、联邦德国、瑞典,丹麦和芬兰等国复苏较明显,而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希腊、瑞士,冰岛等国则仍处于停滞或下降之中。西欧经济乏力的回升,主要靠了国内私人消费增加和企业库存补充等短期因素,起长期作用的固定资本投资仍无明显起色,而美国高利率政策对西欧经济的消极影响,第三世界因债台高筑而市场缩小等不利因素依然存在。据预测,1984年欧洲共同体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1.5%和1.7%。这一切表明,周期性危机虽已缓解,但短期内难望出现繁荣。

第二,西欧在新兴尖端技术领域的发晨水平落后于美,日,国际竞争能力大大削弱,面临着“工业结构改革”或“新的工业革命”的紧迫任务。西德外长根舍不久前在德国雇主协会联合会成员会议上惊呼:“美、日正在进行一场向新时代进军的‘大赛跑’。这个时代就是技术高度发展的信息社会的时代。谁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跟上,就会陷入哪一方面都跟不上的危险。”事实上,西欧大多数国家的计算机工业市场日益被美、日所占领。七十年代中期欧洲共同体十国在信息贸易中尚有顺差,去年却出现了100亿美元的逆差。在半导体和集成电路市场上,去年美国的销售额达57亿美元,日本为34亿奖元,而西欧只占22亿美元。西欧各国对此越来越感到不安,纷纷采取措施以发展新兴技术。其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种:(一)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美、日。如英国国际际计算机公司、法国的布尔机械公司以及联邦德国的西门子公司决定在慕尼黑建立基础研究联合中心,专门从事“知识加工”,并研制未来的大型电子计算机。欧洲共同体还制订了一个十年规划,争取在十年内在信息技术贸易中赶上美、日的水平,为此头五年内将拨款13亿美元资助欧洲公司的合作。(二)政府拨款资助新技术的研究。如联邦德国内阁去年9月通过了一项(生产技术计划》,规定从1984-1987年提供5.3亿马克。(三)筹集甘冒风险的资本向新技术部门投资。去年布鲁塞尔就成立了有53个成员参加的欧洲风险公司。(四)同美,日的公司合作。这被认为是一种不得已的做法,目的是分享其先进技术和弥补自己资金的不足。

第三,欧洲共同体建设停滞不前,面临一系列的改革任务,亟需重新平衡各成员重之问的经济利益。共同体的一体化是西欧政治经济联合的核心。为了抗衡两霸,发挥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独特作用,西欧需要进一步加强联合。在涉及其共同利益的国际问题上,它们也常常协调政策,“用一个声音讲话”。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国实力不一,加上不断加入新的成员,使这种差异扩大,现在又面临新的扩大,因而在相互关系中积累了不少“老大难”问题。这集中地表现在围绕预算制度和共同农业政策改革的争吵上。共同体每年预算约200多亿美元,其中60-70%用于对农产品价格的支持和出口补贴。巨额的支农费用使预算出现了入不敷出的危机。共同农业政策对法国、意大利等农业比重较大的成员国有利,而不利于英国、联邦德国。因此,英、德等国强调要减少农业开支,而法、意等国主张通过提高增值税交纳比例来增加预算收入。两派争吵不休,难以妥协。预算制度和共同农业政策的改革还和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加入问题交织在一起,法国慑于这两个地中海国家农产品的竞争,提出要从财政预算上保证法国南部农民的利益,作为它同意吸收西,葡加入的条件。总之,错综复杂的矛盾像“一篮子螃蟹”那样相互牵制。为解决这一问题,共同体曾作过多次尝试和努力,但没有结果。去年底共同体雅典首脑会议的失败,就是这一状况的反映。

西欧经济形势中的上述特点和问题,在内外政策上将带来什么影响呢?从内政上看,由于经济开始好转,当权派可以夸其政绩,群众也多少产生了一线希望,因而有利于巩固执政党的统治地位;但由于增长速虚较低,失业率偏高问题难以解决,各国又普遍推行紧缩政策,“福利”继续在削减,因此一些国家社会动荡和政局不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从对外经济关系角度看,西欧为寻找经济出路,同美,日的贸易科技竞争会进一步加剧,同时将更加重视苏联东欧等国的市场。从西欧的国际地位来看,共同体的现状削弱了它作为一支独立政治力量的作用。但由于各成员国相互之间已结成了千丝万缕相互依存的联系,加之同美,日的竞争激化,东西方关系又较紧张,这些内外因素会推动西欧加强联合。因此,共同体将在不断的矛盾,争吵中缓慢地、曲折地前进。

美苏导弹之争是当前西欧政治局势中各种矛盾的焦点,牵动全局。它不能不赋予西欧形势以新的特点。首先,加剧了两霸在欧洲的正面对抗,导致了核军备竞赛升级。

欧洲导弹之争的实质是争夺对欧洲的控制权。苏联千方百计要阻止美国部署中程导弹,目的是保持其SS-20导弹的既得优势,并使西欧和美国在防务上逐步脱钩,以便它凭借其战区核优势对西欧进行讹诈,瓦解欧美联盟。美国不仅要打掉苏联的战区核优势,以巩固其对西欧的控制地位,防止西欧“中立化”,而且要取得从近处打击苏联核心部位的战略有利地位。双方都把日内瓦谈判当作削弱对方,掩护自己扩军的手段,并且都着力于争取西欧的舆沦和群众,使这场争夺军事优势的角逐更多地成为争夺人心的心理战和宣传战。较量的结果,北约于去年11月按期开始部署潘兴Ⅱ导弹和巡航导弹,使美国在这场角逐中的地位得到了加强,欧美联盟也经受了一次考验。但苏联并不甘心于失利,它以中断谈判进一步向美国和西瞅施加压力,并采取了在东欧也部署新式导弹等反击措施。这样,就开始了新的一轮你追我赶,水涨船高的核军备竞赛,使欧洲的军事对峙进一步升级。
第二,出于联合抗苏的共同需要,西欧和美国加强了政策协调,但仍潜伏着深刻的分歧。自去年3月北约核计划小组会议以来.欧美坚持了共同商定的如下基本方针:“如苏不作让步就按期部署”;“边部署边谈判”;“以部署压苏让步”;“反对把英法核力量纳入美苏谈判”。西欧主要国家尽管受到内外各种压力,在部署问题上态度较为坚定,同美采取了比较一致的立场。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西欧越来越认识到,如不打掉苏在战区核武器上的优势,西欧就会受制于苏;而如果不部署美国导弹,西方不仅缺少压苏让步的手段,而且北约的核威慑政策和灵活反应战略也会失灵。这对西欧将是致命的危险。另一方面,美国在策略上也改变了僵硬的做法,并且加强了同西欧盟国的磋商·较多地听取其意见。里根提出的种种“折衷方案”,实际上都吸收了西欧的建议。在一定意义上,美国承认了西欧在涉及其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有间接发言权。但是,欧美之间仍时而暴露出潜在的深刻分歧,这就是:(一)它们的战略出发点不同。美国为争夺世界霸权而谋求全面核优势,而西欧则希望建立“低水平的均势”,以减少战争危险,并使自己在美苏之问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二)西欧对美的不信任感加深。除了对美打局部核战争仍心有余悸外,在美悍然入侵格林纳达后,又增加了担心美不经盟国同意就动用部署在西欧的导弹的疑虑。英国,联邦德国提出对导弹的“双重控制权”问题,以及西欧反核运动的矛头主要指向美国,本质上都是对美不信任的反映。

第三,西欧的抗苏态度有所加强,欧苏政治关系较冷,但双方都有意保持对话,并使双边经贸关系尽量少受干扰。去年以来,西欧部分国家同苏联恢复了自波兰军管后中断的高级政治互访,如谢松外长和科尔总理相继访苏,但在导弹问题上各执己见,会谈均未取得‘实质性结果。西欧抗苏态度的加强还表现在。以法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有协调地驱赶了一批苏联驻西欧人员;瑞典等北欧国家猛烈抨击苏联潜艇频繁入侵其领海;南欧社会党执政的国家对苏保持警惕,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先后同美国签订了新的军事基地协定。还值得注意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试探摸底之后,西欧对苏联当权者的认识更加清醒,认定它的霸权主义政策没有变化;一些反核群众组织也日益从矛头集中指向美国转为指向两霸。另一方面,西欧各国普遍希望缓和紧张局势。预感到美苏日内瓦谈判势将破裂,去年它们就竭力促成欧安会马德里续会通过最后文件,并积极支持召开斯德哥尔摩欧洲裁军会议,以便在东西方之间确保一条对话的渠道。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最近一再表示要缓和同苏关系。西欧的这一意图显然得到丁苏联心照不宣的响应。至于欧苏经济贸易关系,由于双方都有需要,而且又都把它当作影响对方的一个重要手段,因而仍照常发展。

第叫,围绕美苏在欧洲部署导弹问题,西欧内部各派力量的态度急剧分野,而东西欧之间却共同点增多。这听起来似乎离奇,实际上并不怪诞。在西德、英国,荷兰,丹麦、挪威等国,朝野之间以及政府和反核群众运动之间,对美国部署导弹的态度大相径庭,争论异常激烈。它们之问的分歧不是要不要安全,而是用什么办法更能维护自己的安全。东西欧尽管属于不同的军事集团,它们都要遵守“集团纪律”,但对苏美分别在其领土上部署不由它们控制的导弹同感不安。它们都担心自己的国土沦为核战场,希望缓和紧张局势,不愿意美苏核军备竞赛升级。因此,它们有牵制各自盟主的潜在共同点。虽然这种共同点仍处于萌芽状态,但有进一步发展趋势。

1984年是美国部署导弹的关键性一年,导弹之争仍将是左右西欧局势的中心问题。日前,里根政府为安抚和平运动,顺应西欧盟国的愿望,减少部署工作的障碍,并为里根竞选捞取资本,摆出一副愿意和解的姿态。苏联则依然持强硬态度,提出美国必须撤走已部署的导弹,作为恢复谈判的条件。西欧国家力促苏美重开谈判,对最近葛罗米柯和舒尔茨在斯德哥尔摩欧洲裁军会议上会晤寄予希望,但人们普谝指出.美国的部署工作刚刚开始,没有足够数量的导弹对苏联也构不成重大压力,而苏联在东欧部署导弹也需要时间。因此,短期内美苏两家仍将处于顶牛状态,目前西欧局势中的上述特点还难以改变。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伙伴:

手机版|小黑屋|华人驿站全球地接联盟 ( 陕ICP备16004167号-3 )

地址: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1号88号楼2
电话同微信:17762283762; 邮箱:huarenyizhan@qq.com

版权所有: 西安华人驿站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GMT+8, 2025-4-2 09:28 , Processed in 0.076732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