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地接动态/海外旅行动态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大清帝国对欧洲的第一次了解

    发表于2013-12-3 23:05:51
[复制链接]

历史:《帝国海关》

为了让总理衙门大臣们了解更多的外交知识,进而推动朝廷向国外派驻使节,赫德专门让同文馆英文教习丁韪良翻译《万国公法》,由海关出500两银子印刷成册,送给总理衙门。文祥看了赫德亲自送来的《万国公法》,说这个东西好,对我们很有帮助,以后向欧洲派遣使节时,将以《万国公法》为准。

赫德趁机建议说,中国要尽快向国外派驻使节,加强沟通联系,以免各国政府偏听偏信。我来中国12年了,没有回过英国,想明年初回英国探亲,到时能否派一名特使,与我一起前往英国,并试探性地访问其他协约国,先作个铺垫,以后再考虑派正式使团。

恭亲王对赫德的建议非常赞成,1866年2月20日,他将派人出访西方国家的方案奏报朝廷,他在奏报中说,考察团将各国山川形势,风土人情,随时记下来,带回中国,作为了解外国的第一手资料。考察团是非官方的,可以避免外交礼仪上的问题,也无须像正式使团那样花很多费用。

皇帝(其实就是慈禧太后)阅了奏折后,当即准奏。

于是,一支以总税务司署文案斌椿为首、同文馆学生凤仪、德明(张德彝)、彦慧、广英(斌椿的儿子)参加的考察团很快组成了。赫德又指定粤海关的英国人包腊、烟台关的法国人德善随同前往。

1866年3月6日,斌椿一行离开北京,半个月后,从上海乘船赴欧洲。5月2日,抵达法国的马赛港。他们在欧洲待了110天,访问的有法国、英国、荷兰、汉堡、丹麦、瑞典、芬兰、俄国、普鲁士、汉诺威、比利时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考察了近代火车、轮船、电报、电梯、活字印刷、铁路隧道及铁路工务系统、蒸汽机、起重机、扬水机、化学镀金法、显微镜、幻灯、电气医疗技术、大型纺织厂、兵工厂。另外,他们还参观了埃及金字塔、古太阳神庙,大英博物馆、国家议院、报社、高等法院、植物园、凡尔赛宫、凯旋门等。

全欧洲都把斌椿当成大人物,各国国王纷纷接见他,斌椿留一副长须,理智沉稳,举止高贵,所到之处都给人留下良好印象。他用两种方式记录了他的印象:一卷诗和一本笔记。


1866年10月26日,斌椿一行回到北京。目睹了西方国家政通人和景象和先进科学技术,考察团深有感触。回国后,斌椿将他的考察记录整理为《乘槎笔记》,德明(张德彝)写成了《航海述奇》。他们说,《山海经》记载各国传说,一直不能考证,这次出使和亲身经历,才相信确有其事。如果不是出国考察,简直不能相信海外也有仙境。

不幸的是,他们的观察以西方社会风俗习惯、高楼大厦、煤气灯、电梯和机器为主,对政治制度,几乎没有涉及。斌椿一行在欧洲虽然游历时间有限,多为走马观花,但却开创了清政府官方代表出洋的先例,增进了中国对世界的了解,增进了世界对中国的了解。

(十七)

历史:《帝国海关》

作者:吴煮冰

出版: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伙伴:

手机版|小黑屋|华人驿站全球地接联盟 ( 陕ICP备16004167号-3 )

地址: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1号88号楼2
电话同微信:17762283762; 邮箱:huarenyizhan@qq.com

版权所有: 西安华人驿站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GMT+8, 2025-4-2 09:32 , Processed in 0.069662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