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托克(德语:Hansestadt Rostock)位于德国北部,人口接近二十万,是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最大的城市。瓦尔诺河(Warnow)流经市区,在瓦尔诺明德(Warnemünde,意为瓦尔诺河口)汇入波罗的海。公元600年左右,开始有斯拉夫部落在瓦尔诺河下游定居,瓦尔诺河在入海前约13公里处由窄变宽,早期居民称这一景象为Roztoc,并以此命名其据点,这也是今天城市名称Rostock的起源。罗斯托克是德国在波罗的海沿岸的三大港城之一,也是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文化上和经济上最重要的城市,主要经济部门包括造船业、海运业、旅游业和服务业。海滨,港口,汉萨城市的历史,砖石哥特建筑,以及建于1419年的古老的罗斯托克大学勾画出这座城市的特色。罗斯托克的城市格言是“城内一致,众生康乐”(拉丁语:SIT INTRA TE CONCORDIA, ET PUBLICA FELICITAS)。
1565年城市和公爵之间又产生纠纷,其后果影响深远。纠纷起因和有利于公爵的啤酒股份有关,争执过程中,罗斯托克拒绝对公爵约翰·阿尔布莱希特一世进行形式上的宣誓效忠,于是公爵率五百骑兵前来质问,并下令拆除施泰因门、部分城墙和一处防卫塔,以准备石料修建一个便于他控制城市的要塞。1573年,第一次罗斯托克继承条约签订,确保了领主对城市数百年的世袭统治及最高裁判权,总算平息了这场风波。市民们于翌年早春拆除了要塞,之前被公爵拆除的设施于1575年到1577年间重建,新的施泰因门带有荷兰式的文艺复兴风格。施泰因门内侧可以看到一句拉丁文格言SIT INTRA TE CONCORDIA ET PUBLICA FELICITAS,意为“城内一致 众生康乐”,隐约表达出对公爵的反感。1584年的第二次罗斯托克继承条约又让城市交出一些往日享有的特权,罗斯托克曾试图像吕贝克一样变成神圣罗马帝国的直辖市,然而继承条约让这个愿望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