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棉织品,到了印度河文明时期,除有棉织品服装外,也出现了麻织品、毛织品和丝织品的衣服。考古证明:“莫亨殊达罗的居民不仅同印度的其他地区有通商往来,而且还同亚洲许多国家进行了贸易。”①这说明当时经济已相当繁荣。因此服饰不仅大有增加,而且也非常讲究。男女都佩戴项圈、发带、臂环、指环和手镯,妇女佩戴的饰物还有腰带、耳环和脚钏等。到了呔陀时期,人们对于服饰更加讲究。这一时期的服装似由三部分组成——称做尼维的内衣、称做瓦沙或帕里达纳的外衣和称做阿迪瓦沙、阿特卡或德拉皮的斗篷。衣服有各种不同的颜色,用棉花、鹿皮或羊毛制成。外衣往往用金线刺绣。他们通常使用金饰物和花环,每逢节日更是如此。男女都戴头巾。头发留得很长,并加以梳理。妇女们的头发盘成宽辫子①。另据记载,这个时期有了陶迪、纱丽等服装。
当波斯人和莫卧儿人进入印度后,不仅使印度社会发生变化,一些外国服装,如萨尔瓦、衬衫、短上衣、男长裤、帽子等也随之传入印度。但这些服装仅限于王公贵族和城市居民穿,一般人大多穿陶迪,披围巾,包头巾等。后来欧洲人大量进入印度,又输入了欧洲服装,如西服、领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