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旅游包车

新疆旅游包车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发新帖

[新疆旅游包车动态] 太酷了!深圳这名老师,带着学生跨越5000多公里研学

来源:南方都市报

一望无际的草原
像童话般的雪山
连绵不绝的原始森林
……
今年,新疆成为了不少人
心中的理想旅游圣地
就在今年2月
有一名深圳的教师也去到了新疆
但他此行却是有其他打算
他就是
来自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
奔赴新疆喀什支教的陈锐

今年2月,来自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的陈锐毅然加入第二批“组团式”援疆教师行列,奔赴新疆喀什支教,担任深圳市援疆支教团副团长、喀什市第三中学校长,同时兼任两个班的生物课老师。
不久前,陈锐带着部分喀什市第三中学师生回到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和深圳学生同上一堂课,参加陶艺、网球、足球等特色社团,深入高校、企业、博物馆等地参观,在一脚一步中感触着这座创新之城的脉搏。
“深圳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也有了新目标。”
“如果有机会,真的想考上这边的大学。”
“我回去后要好好学习,希望能够帮助家乡建设。”
“之前对未来很迷茫,但这次旅程坚定了我的信念。”
……
这份心声,来自喀什市第三中学的十名高中学生。这是他们第一次来到深圳研学,也是其中大多数人第一次走出喀什,前所未有的新鲜体验让他们心中的未来图景愈发清晰可见。
这趟跨越5000多公里的研学旅程,是陈锐送给学生们的“成长礼物”,他希望此次旅程能够成为孩子们瞭望世界的窗口,而这正是他支教路上的幸福所在。
喀什地处祖国西北部,与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沿海依江的深圳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地理地貌和风土人情。
在这里,陈锐克服长途跋涉、生活差异的重重考验,和当地师生处成了亲人、朋友,在平静而炙热的支教岁月里,留下弥足珍贵的点滴注脚。他说:“支教的最大幸福来自我们的学生和老师。”

用“热梗”破冰课堂
原来生物课堂如此有趣
喀什的清晨透着刺骨凉意,晨光缓缓划破薄雾,浸润连片山脉,在黄沙中格外耀眼。当教学楼里传出琅琅书声,陈锐每天总会准时穿梭于楼道和教室,检查各班的早读课情况。
“校长今天有没有您的课!”这是孩子们经常跑来问陈锐的问题,在他们眼中,陈校长的生物课不仅别具一格,互动氛围也十分活跃。
面对学习条件、学习基础等方面的困难,陈锐的开放式课堂备受学生欢迎。他会将各类小幽默和时事热点融入生物知识,比如,用“热梗”解释生物“水中毒”的现象、把细菌知识延伸到勤洗手的生活教育中。“校长不会把知识局限在课本上,我才知道原来生物课还可以这样上!”高二学生麦麦提萨力江感叹道。
“生物是贴近生活的课程,往往一句玩笑话就能跟生物学知识相联系,打开学生们的思维……我从他们的眼睛里可以看到发自内心的喜悦。”孩子们的正向反馈,是陈锐收获幸福感的重要源泉。
但起初,孩子们面对这堂不同以往的生物课时,也会用战战兢兢的眼神望着讲台上的陈锐;随着日积月累的接触,他们最终发现,这位深圳老师是可以信任和依赖的。
有趣的课堂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内驱力,陈锐表示:“刚接手时,我们两个班的生物成绩排在年级第五第六的样子,经过一个学期就稳居第一第二了。”
与师生朝夕相处
愿做学生靠谱的“好朋友”
如果说,课堂连接起了他和学生之间的情谊,那课下,就是他们彼此相遇相惜的开始。
学校里的孩子大多是维吾尔族,来到这里之前,面对文化差异、语言沟通等问题,陈锐内心充满了忐忑。但当他真正和学生相遇的那一刻,所有顾虑都消散在了掌声和笑容中。
陈锐回忆道:“孩子们特别淳朴,对我们援疆教师非常热情。”渐渐地,他发现自己和学生之间没有所谓的代沟,喀什学生习惯真诚直白地表达内心的喜爱,“他们因为喜欢你这个人,于是喜欢你的课。”如今,他和学生们的关系胜似亲人、朋友。
喀什市第三中学的不少孩子住在较为偏远的村庄,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日子里,陈锐的角色既是“校长”,也是“好朋友”。
“有同学发烧,校长就自己默默帮他买药、烧水、照顾”“校长自掏腰包帮我们添置学习资料”……重温这些点滴瞬间,孩子们眼里满是感慨。
陈锐还记得,有两名孩子离开自己所教的班级后,一时难以适应新环境。于是,他便当起了俩人的“知心老友”,多次敞开心扉与他们恳切长谈,最终帮助他们化解了心结,其中一个孩子更是激动地和陈锐开玩笑说:“以后你就是我的干爹!”
挖掘学生无限可能
铺设奔赴未来的“梦想桥梁”
在陈锐看来,边疆地区的孩子拥有无限的未来,他们的人生不应当被山和漠地束缚,而是能够通过努力向广阔的天地进发,拥有“诗和远方”。
“让我感触很深的是,很多孩子本来可以做得更好、飞得更高,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定位不够清晰准确……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孩子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未来想干什么。”

基于这份教育情怀,陈锐在学校启动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树立长远目标。
“我希望把职业生涯规划变成一个传统,让孩子们从高一开始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之后这三年里能够朝着自己的梦想去努力。”通过这一课程,孩子们看到了职业的多样性,耳闻了世界各地的精彩与繁华。

师徒结对薪火相传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目前,喀什市第三中学的深圳援疆教师有近十人,源源不断的支教力量倾注下,每位教师都带来了他们多年总结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而如何提炼出适合学校发展的教育道路,是陈锐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因为当地特殊的教育环境,我们要做的是适应和融合,扎扎实实做好眼前工作,在润物细无声中发挥力所能及的推动作用。”
新疆教师卡德尔江·艾海提的生物课上,坐在教室后排的陈锐不时做着笔记,严肃而认真,和他平日上课时的亲切模样截然不同。卡德尔江是陈锐在这所学校结对的“徒弟”之一,为更好地了解其教学情况,他成了“徒弟”生物课上的常客。

陈锐深知,学校教学质量的迭代升级,仅靠个别支教教师单打独斗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本土教师教学能力的整体提升才是根本出路。
于是,陈锐与两位新疆本地教师结为师徒,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倾囊相授。他也多次对“徒弟”寄予厚望,冀望通过“传、帮、带”作用,助力本地教师成长。与此同时,陈锐还鼓励本地优秀教师向名师的道路迈进,并与深圳学校合力共促,通过云端课堂等资源帮助他们进步。
卡德尔江坦言,自己以前的教学观念中,不够注重师生双向互动,但现代化课堂模式要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他希望在陈锐这位“师傅”身上继续学习经验,补足自己的短板,将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

万里援疆路
让三角梅盛开在祖国边疆
行政管理、教育教学、课程研发、教师培训、校务会议……“繁忙”写进了陈锐的支教生活。“既然要支教,就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对于这份选择,陈锐有着十足的底气。
事实上,工作16年来,陈锐一直在不断挑战自我,他教过科学、生物,干过行政,也辗转过多所学校,曾经连续五个寒暑假没有过休息,而正是这份拼劲的驱使,他最终满载教育热情,走向支教之路。
“援疆支教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我们只是这个长链条中非常小的一环”,他希望竭尽所能,为援疆教育增添一分亮色。
和他一样有着相似情怀、志同道合的筑梦人还有很多,正是因为有这帮带着共同理想而来的“援友”,陈锐并不孤单。
喀什市第三中学的文化长廊里,留存着许多支教教师的故事——有人因为梦想,选择只身前往;有人因为情怀,选择几度援疆;有人因为大爱,选择全家奔赴。

而在校园的一角,每一位支教教师都将留下一棵自己栽种的桃树,这棵树也承载着“桃李满天下”的祝愿,让援疆教师的足迹愈发清晰和厚重。
自今年起,深圳市将援疆支教教师服务期限从一年半延长至三年,精选名师、名校长在受援学校担任校级领导和管理、教学骨干等,深入开展教学指导、青蓝结对、教研引领等,累计师徒结对1500多人次,培训教师2.6万人次,受益学生达3.52万人。
“你们不远万里来到喀什,教我们更好的知识,带给我们更好的教学理念,谢谢每一位深圳援疆教师。”
“我想对所有的援疆老师说声感谢,你们对我们付出了很多,帮助我们学校和深圳班,帮助我们进步。”
“感谢援疆老师给我们捐了免费的校服和书本,还给我们一个去深圳研学寻找人生方向的机会,非常感谢你们的付出。”……
这是喀什市第三中学学生写给深圳援疆教师的感谢信,字句间的真挚情感让不少人为之动容。在支教这片热土上,援疆教师和喀什学生结下了深厚情谊,“深圳”一词或许早已扎根在当地孩子心中,他们也许没有真正去过深圳,但都知道不少汉族面孔的老师就来自这座亲切的城市。

从帕米尔高原到南海之滨,深圳和喀什虽远隔万里,但十三载的帮扶岁月隔不断山海情深。
2010年以来,深圳市作为全国19个援疆省市中的唯一一个计划单列市,深入开展对口援疆工作,累计投入资金约30亿元,组织安排教育援疆项目125个,派出教育人才335人次,构建起从幼儿园到高校、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从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到教师培训培养基地的全方位、全覆盖、全链条式教育援疆体系。

“让三角梅盛开在祖国边疆”
陈锐的故事
是深圳高质量开展教育援疆的生动缩影
不远万里而来的支教教师
为学生连接广袤天地、开辟广阔未来
“万里援疆路,一世援疆情”
他们的故事,还在续写……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伙伴:

手机版|小黑屋|华人驿站全球地接联盟 华人驿站 ( 陕ICP备16004167号-3 )   版权所有;西安华人驿站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1号88号楼2; 电话:17762283762; 邮箱:huarenyizhan@qq.com

GMT+8, 2024-12-22 19:43 , Processed in 0.065689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