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地接-泰国包车

泰国地接-泰国包车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发新帖

[泰国地理气象] 东南亚旅游见闻:泰国佛像特点

来源:澎湃新闻

2023年6月,泰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一次“泰国国家博物馆所藏重要佛像”的特展,集中展示了从曼谷本馆以及各地的分馆中精心挑选的具有重要价值的81尊佛像。这些佛像的历史跨越了7世纪到20世纪的1300多年,可以说是泰国佛像艺术的生动教材。暹罗学会(the Siam Society Under Royal Patronage)在7月22日上午组织会员参观了此次特展,现场担任讲解的是泰国国家博物馆的学术总监、策展人迪萨蓬·内隆旺(Disapong Netlomwong)先生以及暹罗学会的副主席索姆拉克·查伦波特(Somlak Charoenpot)女士。
210.jpg


为了庆祝泰国现任僧王的八旬寿诞(96岁),泰国国家博物馆策划了本次特展,展期自6月9日至9月10日。

现代泰国由暹罗国在1939年改名而来,但是暹罗国的原有领土只包括湄南河中下游地区(现代泰国的中部地区),其他部分的泰国领土都是历史时期不断地吸收周围政权而形成的,包括北部的兰纳国(1292-1558)和东北部的老挝旧地以及马来半岛上的几个小政权。而且在暹罗国建立之前,今日泰国的领土范围内还生活着孟人、高棉人等诸多族群,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佛教文化,对后来的泰国佛像艺术影响很深。传统上,泰国自己的历史分期以暹罗的历史为主干,依据暹罗都城的变化分成素可泰时代(1238-1351)、阿瑜陀耶时代(1351-1767)、吞武里时代(1767-1782)和曼谷时代(1782-今)四个历史时期。目前泰国学术界对这种以暹罗为中心的历史分期已经有所反思,开始将北部兰纳国和东北部老挝旧地的历史也加入到泰国的早期历史中。按照这样的逻辑,整个展览按照时间顺序分成了三个部分,体现了泰国官方对泰国历史分期的最新认识。第一部分展示的是泰人政权建立之前的佛像艺术,相当于泰国的史前时代,主要包括从印度流入泰国境内的早期佛像、罗斛风格(Lopburi style,又译“华富里”)以及堕罗钵底风格(Dvaravati style)的佛像,时间跨度从公元7世纪到13世纪。第二部分展示了阿瑜陀耶时代之前泰国境内诸王国的佛像,包括素可泰、兰纳和老挝,时间跨度从13世纪到19世纪。第三部分展示了阿瑜陀耶时代以来的泰国佛像艺术,时间跨度从13世纪到20世纪。
206.png

佛教的早期历史被各种传奇故事所掩盖,但历史学家们相信佛陀释迦牟尼是一位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他生活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根据佛教传说,最早的佛像在佛陀生前就已经出现。据说佛陀成道以后到忉利天(Tavatimsa heaven)为他故去的母亲说法三个月,人间的波斯匿王(King Pasenadi of Kosala)十分思念佛陀,因此制作了最早的佛像。 也有说法是优填王(Udayana)在佛陀生前制作了最早的佛像。但是考古学的资料表明,早期的佛教并不流行佛像崇拜,而是用佛脚印以及菩提树等符号来代替佛陀的形象。现在已知最早的描绘佛陀的图像大致产生于公元1-2世纪的古印度贵霜帝国(Kushan Empire)。关键的证据是一枚迦腻色伽一世(Kanishka I,127-150年在位)时期铸造的金币。金币的正面是国王本人的形象,背面是佛陀的形象,并且旁边写了“Boddo”一词。也就是说佛陀本人的形象其实是佛陀涅槃之后600多年才创造出来的。
204.png

佛教并不认为佛陀是神,而只是悟道的人,所以佛教并不会将佛陀描绘成三头六臂的神人形象,但同时佛教也认为佛陀与普通人不同。现在东亚地区流行的大乘佛教经典以及南亚、东南亚地区流行的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中都有“三十二大人”相的说法,用来描绘佛陀三十二处异于常人的形象特征,如头顶有肉髻,发螺右旋,眉间有白毫,躯干如狮子,双臂长度过膝,足底平坦等等。这些说法深刻影响了后来的佛教造像。

佛从海上来:泰国最早的佛像
南传佛教史上有一个著名的金地疑案。传说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约公元前304年—前232年)曾派出众多佛教使团向四方传教,其中一支到达了被称为“金地”(巴利文Suvaṇṇabhūmi,意味“黄金大地”)的地方。一般认为金地可能就是中南半岛的某地,金地也就成为了中南半岛佛教的起点,缅甸的直通(Thaton)、泰国中部的乌通(U Thong)和素攀武里(Suphan Buri)等多地都宣称自己是佛教史上的金地,但无论哪个城市都无法让别的竞争者相信自己是真正的金地所在地。所谓的金地成了东南亚永远无法找到的亚特兰蒂斯。2006年建成的曼谷新机场被命名为素万那普(Suvarnabhumi)机场,其实就是“金地”之意。

大概是为了科学上的严谨,本次佛像特展并未提及关于金地的争论,但也以两尊具有明显印度风格的佛像为开端。第一尊佛像(图1)是一尊高29.2厘米的青铜立像,有正方形底座,宽7厘米。佛陀的覆左袒右式佛衣以及细密的衣纹属于比较典型的南印度阿马拉瓦蒂(Amaravati)艺术风格,头上的火焰状顶髻则体现了斯里兰卡阿努拉德普勒(Anuradhapura)艺术风格的特征。佛陀的右手呈说法印(现代修复),左手抓衣角,双脚平行站立在基座上。同样类型的小佛像在东南亚多地都有发现,因此一般认为这尊佛像是在公元6-7世纪时的古印度地区铸造,可能由商人、水手或者僧侣携带进入到后来被称为泰国的这片土地上。20世纪初,丹隆亲王(1862-1943)在呵叻府(Nakhon Ratchasima,泰国东北部)得到该佛像,后来进入到国家博物馆收藏。佛教艺术史学者Alexander Brown Griswold也将此尊佛像归为古印度流入泰国的佛像。

展出的第二尊佛像(图2)也是一尊青铜佛陀立像,高13.2厘米,属于黎逸府(Roi Et,泰国东北部)国家博物馆藏品。这尊佛像的整体造型具有南印度阿马拉瓦蒂艺术和早期斯里兰卡艺术的特征,顶髻较为低平,脸型圆润,右手呈无畏印,左手抓衣角。佛陀着质地轻薄的通肩式佛衣,也具有古印度笈多(Gupta)艺术的特征。这尊佛像被断代为公元6-8世纪的作品,被认为是泰国本土铸造的早期佛像,但可惜锈蚀已经比较严重。

第三尊佛像则开始有了比较明显的本地化特征(图3)。这座砂岩质佛陀坐像高21厘米,于泰国南部的宋卡府(Songkhla)出土。佛陀双手呈禅定印,结半跏趺坐于莲台之上。根据张同标的研究,印度早期的犍陀罗(Gandhara )佛教艺术和秣菟罗(Mathura)佛教艺术中都没有出现莲花的形象,而莲花台的造型则出现得更晚,至少在贵霜时期(1-3世纪)时还没有出现。该尊佛像具有公元7世纪时南印度佛教艺术、堕罗钵底佛教艺术和早期高棉佛教艺术的共同特征。因为该尊佛像形制较小,方便携带,宋卡府历来都有发达的海上交通,所以也不能肯定说这尊佛像是泰国本土制作的还是海上流入的,但至少可以说具有了一定的中南半岛本地化特征。

198.jpg

堕罗钵底国(约6-11世纪)是泰国境内最早的本土佛教政权之一,但其主体族群是孟人,并非泰人。堕罗钵底佛像艺术在吸收了古印度传统的基础上有了许多本地的特征。如本次展览展出的一件26厘米高的青铜佛陀坐像(图4)。这尊佛像最明显的特征是其所呈现出的独特的半跏趺坐形态:佛陀的右腿搭在左腿之上,但不像别的佛像那样形成标准的直线,而是更轻松自然地呈现八字形。该尊佛像被断代为8-9世纪的作品。又比如本次展览展出的另一件堕罗钵底风格的砂岩石雕佛像胸前有折叠的长袍襟翼,这种襟翼的造型在之后的泰国佛像中非常常见,具有开创性意义(图5)。现在看到的这座佛像上的贴金应该是后世信众所为,不是佛像本来的。
196.jpg


东裔诸国,杂行四部

唐代著名高僧义净(635-713)曾经经海路到达过古印度,并翻译了大批佛经。他的著作《南海寄归内法传》称当时的中南半岛地区诸国为东裔诸国,包括杜和钵底(即堕罗钵底)和临邑(即林邑,又称占婆国)等国,而这些地区中各种部派的佛教都有(“杂行四部”,关于“部”的概念目前仍有一些争议)。义净接着又说“狮子洲并皆上座,而大众斥焉”。狮子洲即斯里兰卡,此时上座部佛教在当地已经取得了主导性的优势,但中南半岛诸国却并不如此。接下来展出的几尊佛像就体现了公元7-13世纪泰国土地上各种佛教部派共同流行的状态。

现代柬埔寨的前身高棉(Khmer,9-15世纪)曾经是一个疆域非常广大的政权,今日泰国的大部分地区等曾在高棉文化的影响之下,因此泰国境内(尤其是东部地区)也发现了许多具有高棉风格的佛像。泰国本地古国罗斛(Lopburi,又译“华富里”)是高棉文化在当地的中心,因此泰国的高棉艺术风格也被称为罗斛艺术风格。当时的高棉流行婆罗门教和大乘佛教,从高棉风格的佛像中可以看到明显的两种宗教互相混合的特征。高棉风格的佛像特别流行描绘蛇王(Naga,那迦)庇护佛陀的造型(图6、图7)。传说佛陀在菩提树下静坐七天七夜而终于悟道,期间第六日天降大雨,蛇王现身来为佛陀遮雨。因此高棉佛教艺术中蛇王遮蔽佛陀的造像中佛陀一般都是呈禅定印,表现的就是佛陀在蛇王的庇护下悟道的场景。蛇王是佛教的天龙八部之一,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旧有的龙的概念相混合,形成了龙王的概念。现在的泰国寺庙中一般以蛇王为寺庙或佛殿入口处的守护神,较少见到蛇王和佛陀一起出现的情况。

除此之外,高棉风格的佛像流行给佛陀戴宝冠以及华丽的璎珞(图6)。关于这种造型的解释大致有三种:第一,佛陀在出家之前是释迦族的王子,因此佛像也应该像国王一样戴宝冠;第二,佛陀是世间万物的主宰,是最高的神,像人间的王一样,因此也应该衣着华贵;第三,这种头戴宝冠的佛像其实是以高棉君主的形象为蓝本塑造的,表现的是君主和佛陀(或者说未来佛弥勒菩萨)合二为一的政治理念。阿瑜陀耶晚期暹罗也开始流行头戴宝冠、衣着华丽的佛像,其源头即是这种高棉风格的佛像。不过高棉风格的佛像面部特征也很独特,常常表现为宽大的鼻翼和厚厚的嘴唇,这可能与高棉人普遍的面部特征有关。这样的面部特征在后来的泰国佛像艺术中已经较少看到。

有的罗斛风格佛像还具有明显的大乘佛教特征,最有代表性的是一尊三佛并坐的佛像(图8),体现了大乘佛教“三身佛(Trikaya)”的观念。所谓三身,即法身(Dhammakaya,不生不灭的至高形态)、报身(Samphodhikaya,成道解脱的形态)和应身(Niramannakaya,释迦牟尼的肉身)。晚期的罗斛风格造像逐渐省略了宝冠,而代之以一条明显的发带(图7、图9)。这种发带造型在阿瑜陀耶时代仍然可以看到。

除了大乘佛教,这一时期的泰国甚至还可能存在有密宗佛教(Vajrayana或Trantra)信仰。本次展览展出了一尊具有室利佛逝(Sri Vijaya,7-14世纪,位于今印度尼西亚一带)艺术风格的毗卢遮那佛(Vairocana,又译大日如来)青铜塑像(图10)。毗卢遮那佛为五方佛之一,位居正中。他的标志是白色的法轮,因此这尊佛像的双手呈转法轮印。而且主尊旁边有两个女性胁侍,这也是属于是密宗佛教艺术的特征,后来的泰国佛教艺术中非常少见。这尊佛像发现于玛哈沙拉堪府(Maha Sarakham,泰国东北部),断代为公元9-10世纪。

以上这些第一展厅中的早期佛像具有比较明显的外来文化特征,甚至很可能就是从外地输入的。这些佛像对后来泰国不同时期的佛像艺术都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后来的佛像上发现很多早期佛像具有的特征。

巅峰之作:素可泰行走佛

第二个展厅中以中部素可泰国(以素可泰为中心)、北部兰纳国(以清迈为中心)和东北部老挝(以今日老挝的万象为中心)风格的佛像艺术为主。这一时期(13 -19世纪),南传上座部佛教已经在泰国这片区域内的取得了绝对的优势,因此佛教造像就没有了早前各种部派佛教杂处的特征。

泰国的佛教造像在素可泰时代到达了艺术成就的巅峰。素可泰风格的佛教造像是在古印度帕拉(Pala,古国名,中心在孟加拉湾一带, 8-12世纪)风格的基础上再融合斯里兰卡、缅甸蒲甘和兰纳的佛教艺术风格形成的。素可泰佛像艺术风格的特点包括:火焰状的顶髻,袒右式的透明僧衣、苗条柔美的躯干与修长的四肢(图11)。

最能体现素可泰风格艺术成就水准的是一尊呈行走姿态的立佛造像(图12)。一般的佛像表现的都是静态的佛陀的形象,或呈盘坐像,或呈睡卧像,或呈站立像,只有在平面的绘画作品中才会看到行走中的佛陀的形象,表现佛陀行走姿态的佛像雕塑可能是素可泰艺术的独创。本次展出的行走佛高154厘米,通体黑色,形态完整,断代为14-15世纪。佛陀头顶有火焰状的顶髻,螺发,脸型修长,头部微微向左倾。佛陀着袒右式佛衣,质地轻薄,折叠的襟翼自胸前垂于肚脐处。佛陀右手自然垂下,长度过膝,左手呈无畏印抬起,与肩膀持平。佛陀的左脚在前,右脚脚尖着地在后,整个身体的中心落在左脚上,表现了非常自然的行走状态。佛像整体的造型非常灵动,具有极高的表现力。这尊佛像也是泰国国宝级的佛像。

帕辛佛疑案

帕辛佛(Phra Buddha Sihing)是兰纳国佛像艺术的代表,其名称来自于斯里兰卡的梵语名Simhaladvipa(汉译作僧伽罗或狮子国)。现在泰国境内有三尊被称为帕辛佛的青铜佛像,一尊在曼谷的国家博物馆(图13),一尊在清迈的帕辛寺(图14),一尊(图15)在南部的那空是贪玛叻(Nakhon Si Thammarat,又译六坤)。根据泰国境内普遍流传的帕辛佛传说,公元157年帕辛佛铸造于斯里兰卡,据说是跟佛陀本人的形象最为接近的佛像。之后素可泰国王通过那空是贪玛叻的统治者将帕辛佛迎请至素可泰城。素可泰国在被阿瑜陀耶国吞并以后,帕辛佛又辗转多地供奉,包括彭世洛、阿瑜陀耶、甘烹碧和清莱等地,最后落脚到了清迈。现在这三尊帕辛佛都声称自己是真正的来自于斯里兰卡的那尊佛像,尤其是曼谷国家博物馆供奉的这尊帕辛佛被认为是仅次于大摩尼宝玉佛(供奉于玉佛寺,泰国的国家保护神)的珍贵佛像。每年宋干节(即泼水节,泰历的新年),这尊佛像就会被从国家博物馆中抬出在曼谷巡游。清迈的帕辛佛被认为是清迈的保护神,也会在宋干节时被抬出来巡游。

这三尊佛像也有类似的艺术特征:佛陀身着覆左袒右式佛衣,衣角垂于胸前,身体饱满,右手触地成触地印,双腿结跏趺坐(或半跏趺坐)。根据这些艺术特征分析,泰国学者认为这三尊佛像与斯里兰卡的佛像存在较大差别,应该都是泰国本土铸造的,大概铸造于14-16世纪。 除了这三尊佛像之外,兰纳国有一大批佛像都具有类似的艺术特征,可见当时此等形制的佛像是很流行的。可以说帕辛佛式样的佛像是兰纳国佛像艺术的代表。除此之外,清迈还发展出了一种船型的佛像底座,也非常具有地方特色。

今日泰国的东北部(依善地区)长期受到老挝文化的深刻影响,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暹罗也曾经统治过老挝地区,因此一些老挝佛像也流入了泰国。老挝佛像和兰纳国的佛像艺术风格比较接近,这反映了历史上兰纳国和老挝的密切关系。不同之处在于老挝的佛像鼻翼通常较为宽大,鼻梁高挺,而底座的边缘往往会上翘,甚至形成尖锐的凸起(图16、图17)。

走向华丽和繁复:阿瑜陀耶时代以来的泰国佛像

阿瑜陀耶时代的佛教造像吸收了早期的多种艺术风格,泰国的佛教造像进入到相对成熟的时期。本次展览展出的一件早期阿瑜陀耶时代的佛像(图19)具有明显的罗斛艺术风格(图18),如双手抬起成无畏印,手肘之下有袍子垂下,腰间有腰带,双腿之间有束带垂下。不同的是这尊阿瑜陀耶风格佛像的顶髻成火焰状,明显是素可泰风格的影响。而偏饱满的躯干则是堕罗钵底风格的特征。

受到素可泰艺术风格的影响,后期的阿瑜陀耶佛像也越来越苗条柔美,甚至也出现了素可泰样式的行走佛(图20、图21)。

阿瑜陀耶晚期出现了一种非常华丽的王冠佛塑像(Phra Song Khrueang Yai,图22)。其突出的特征是佛陀头戴华丽的塔尖式王冠,身上佩戴华丽的珠宝玉石,双手十指戴戒指,脚踝上也有脚镯,脚上穿顶端翘起的金鞋。一般认为这种衣着和配饰是国王的标准穿戴。佛教艺术史家认为这种造型可能反映了当时的暹罗人将国王看做是未来佛的观念。这种样式的佛像一直流行到当今的曼谷王朝。

除此之外,曼谷王朝时期还出现了一种非常繁复华丽的佛教造像风格,具体表现就是佛衣上出现了非常繁复的几何图形花纹,佛像的底座层数也越来越多,底座也同样装饰的非常华丽,底座的正中有时会模拟一块垂下的织物表示底座上的垫子,这块织物上也一样会有非常华丽的纹饰(图23)。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曼谷王朝也有所创新。比如,过去佛陀的涅槃都是以卧佛的形式来表现,但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种佛陀完全封闭在棺木中,只有双脚露在外面的形式(图24)。当然这种表现方法也是有佛典依据的。据说佛陀涅槃之时弟子大迦叶尊者(Mahakasyapa)尚在外地没有赶回,等到第七天的时候佛弟子们已经封上了棺木,待大迦叶尊者赶到时已经无缘再见佛陀最后一面。不料等到大迦叶尊者来到棺木之前时,佛陀的双足忽然化现,弟子们赶紧顶礼膜拜,之后佛陀的双足忽然又不见了。这个“佛涅槃示金足因缘”的故事记载在汉传佛经《释迦谱》中,但记载佛陀涅槃前最后经历的南传佛经《大般涅槃经》中并未记载,由此可以推测中国佛教对此时泰国佛教艺术也有一定的影响。

泰国佛像艺术的特征

本次特展非常详细地展示了泰国这片土地上从古至今的各种佛像艺术风格。复杂的外来文化影响以及内部众多的造像流派使得宽泛的总结泰国佛像艺术的特征变得非常困难。同任何国家的文化一样,泰国文化无时无刻不处在同外部世界的交流与互动当中,尤其是西面的印度次大陆对泰国的佛教艺术影响尤其深远。当然,强调外来影响并不意味着否定泰国佛教艺术的本土特性,相反外来的佛教艺术传入泰国之后无可避免的都发生了本地化。同样的,如果没有外来文化的刺激,泰国的佛教艺术也成了无源之水。从东南亚史这个学科诞生以来,学术界一直面临着从外部影响还是本地因素来解释东南亚史的争论,这个争论当然是很有意义的。如果从泰国佛像艺术史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可能更重要的工作是解释外部影响如何通过本地因素起作用,或者说本地因素如何形塑了外部的影响。

按照这样的逻辑,泰国佛像艺术的特征大概可以总结为两点:第一,尽管早期部派佛教对泰国的佛像艺术有一定的影响,但当今泰国佛像艺术的主流是以起源于斯里兰卡的南传上座部佛教艺术为基础的,这一点造成了泰国佛像艺术与其他地区的根本区别;第二,泰国创造了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本土佛像艺术,具体表现为素可泰的行走佛和阿瑜陀耶的王冠佛。如果以这两种泰国佛像同东亚世界同一时期的佛像相比较,泰国的佛像身形更为苗条,整体气质也更为灵动,不像东亚的佛像那样庄严厚重。当然东亚世界的佛教造像更为复杂,除了佛陀造像,还有繁多的菩萨像、天神力士像等等,其造型风格也不能一概而论。

责任编辑:彭珊珊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
179.jpg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伙伴:

手机版|小黑屋|华人驿站全球地接联盟 华人驿站 ( 陕ICP备16004167号-3 )   版权所有;西安华人驿站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1号88号楼2; 电话:17762283762; 邮箱:huarenyizhan@qq.com

GMT+8, 2024-11-21 16:59 , Processed in 0.072682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