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接|华人驿站全球地接联盟

迪拜地接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发新帖

[迪拜阿联酋旅游动态] 迪拜华人的历史



  2004年,巨龙还在沉睡,开业之初的龙城并未取得良好的开场,甚至还大大打击了当时华商们的信心。然而到2007年左右,龙城突然开始厚积薄发,知名度和人气开始大大提升,迎来了黄金期。但从开业至此,据说龙城前后已经换了7拨商户,可谓大浪淘沙,坚持下来的人成为了赢家。


  正是在2007年后,龙城的崛起受到了华人的瞩目。将近2000多家店铺几乎100%由华人经营,其集中程度非木须巴扎的贸易小楼可比拟,也使得在德拉以外,一个新的华人社群正在冉冉升起。


  商业带动人口,人口带动生活,而华人的生活则以美食先行。2008年,中国餐饮界的大IP兰州拉面空降迪拜,在国际城插上了一支极具意义的中餐旗帜。


2007在龙城里的开业的山图餐厅实则龙城乃至国际城最早的中餐厅,如今山图已经是迪拜华人社群中耳熟能详的餐饮品牌。
  2009年,同样作为中餐界大IP的小肥羊也在国际城开设了中东第一家直营店。可见在2009年间,虽然该地区的华人设施还并不完善,但龙城和国际城的华人社群已初具规模。

  金融危机下的“幸福生活”

  2008年,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爆发,直到2009年,迪拜才受到较大的波及。楼市的崩盘,跑路的商人和随便被遗弃的豪车于新闻上大肆渲染。尽管当时的迪拜确实经历着巨大的萧条,但实则并未对迪拜华人构成太大的影响。

  金融危机的主要受害者是房产和金融,而当时主流华人的事业核心依旧还是贸易。虽然08年间华人的批发贸易走出了快速增长的黄金期而进入拐点,由于汇率的下跌和买家进货方式的转变确实令贸易利润有所下滑,但贸易市场形势总体并没有感受到如新闻上报道的那种刺骨的寒风。

  总之,金融危机并没有对当时的迪拜华人造成大的影响,龙城的零售贸易在金融危机期间反而更加顺风顺水。不仅如此,金融危机下的迪拜还对华人社群的发展有着利好的促进。

  金融危机带来了迪拜楼市泡沫的破裂,导致迪拜一片烂尾的惨状,而房价的大跌联动了租金的下跌,让多年来被高租金压迫的华人得到了喘息。流失的人口令大量二手车在市场低价流通,也让一些华人获得了购车的契机。虽处在金融危机下,华人的贸易生意还是有条不紊,生活成本还大大降低了,许多迪拜华人因祸得福般地度过了一段幸福期。

  互联网1.0 无处安放的青春开始绽放


  此时的迪拜华人社群依旧在蓬勃发展,但贸易工作的枯燥和局限,令许多年轻群体的活力无处安放,当时迪拜华人的精神生活方式整体上处于比较无聊枯燥的状态,华人社群开始对社交产生了更多的诉求,也产生了一些比较有号召力的活跃人士。


  民间自发的周末活动开始变得频繁,比如户外烧烤、郊游、抓螃蟹等颇为流行,甚至有的民间活动有多达50-100人参与。这样规模的民间活动在如今的迪拜华人社群中反而很少发生。可见在互联网还不发达的早期,迪拜华人对社交的渴望比现在更加迫切。


  同时互联网之风也在迪拜吹起。迪拜首个华文网站“迪拜网”早在2000年左右就已经出现,由商人创办,主要为华商提供本地咨询,而2008年间首次出现了由民间人士创办的非盈利中文网络论坛,比如“Sino Dubai”和“迪拜思客吧”,虽然用户数量不多,活跃人数也有限,但却是迪拜史上首次出现的华人互联网社交平台,对许多迪拜新人有着务实的指导意义,也拉近了新老迪拜人的距离。从迪拜民间互联网社区的产生,可以感受到华人社群尤其是年轻群体的壮大,以及其涌现出来的与日俱增的活力。可惜的是,这些早期的华文网站均在时代的发展中泯灭。

  2009年-2010年

  旅游突起 新老“迪拜人”的交界线

  2009-2010年在迪拜华人社群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我甚至可以简单地将2010年前来迪拜的华人称为老迪拜人,2010年后来迪拜的华人称为新迪拜人。以此来标记这个重要分水岭。

  因为正是在2010年前后,许多曾经的华人文化符号被一一击碎。租金的下跌和政府的禁令,导致“大家”式微;旅游业的兴起和地铁的启用,使“黑车”几乎绝迹;电信公司的打压,让大部分“国产电话卡”几乎无法使用;越来越多高性价比中餐厅开业和伴随着的政府严打,令“家庭餐馆”不再具备生存空间;旅游签政策改制,“飞签”也不再常见……

  “大家”、“黑车”、“电话卡”、“家庭餐馆”和“飞签”等等都曾紧密地伴随早期迪拜华人社群的生活多年,却几乎均在这2年间全部消亡。对于2010以后来的新迪拜人,大多已经没有这方面的记忆。

  2009年9月15日,中国与阿联酋旅游目的地国协议正式生效,阿联酋正式成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的目的。在协议生效的第二天,一个由730位华人组成的首发团就抵达迪拜,开启了旅游业的黄金时代,之后每年华人赴迪拜旅游的人数都保持着连续增长。

9月16日,即中国与阿联酋旅游目的地国协议正式生效的第二天,由中国国际旅行社、中国旅行社、青年旅行社和上海春秋旅行社共同组织的上海首发团共抵达迪拜国际机场。时任迪拜总领事高有祯与首发团合影留念。
9月16日,即中国与阿联酋旅游目的地国协议正式生效的第二天,由中国国际旅行社、中国旅行社、青年旅行社和上海春秋旅行社共同组织的上海首发团共抵达迪拜国际机场。时任迪拜总领事高有祯与首发团合影留念。
  迪拜早在90年代就有华人旅行社在经营,但当时主要还是围绕商贸服务,大多为商人和其员工提供签证、机票等基础服务,乃至一些商务考察和接待工作,纯粹的国内游客在数量上并未达成规模,直到2009年中阿旅游目的地国协议生效后,中国游客市场才被提升到一个重要的位置。


  如果说2009年的协议生效是酝酿,那么2010年则是行业的布局之年。旅游业的行情见好,利润颇佳,让华人社群自2000年贸易热以来首次看到了另一个新的风口,无数华人旅行社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10-11年间国人赴迪拜的旅游热情高涨,即便中国旅行社的密集出现,依然在旅游旺季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在黄金季节常常“一导难求”。与此同时,基于可观的收入,原本的赚辛苦钱的“黑车”司机几乎全部洗白,成为一个个带车导游,“黑车”业务在那一年后基本退出舞台。

2009年某网站对迪拜旅游的宣传文案。当时6599人民币的旅游团费已经是超低价,而春节期间的迪拜豪华6日游报价1.26万,比2008年同期还要低1000元。对比现在迪拜旅游的团费,2009-2010年的迪拜旅游团费可谓天价,也足见当时迪拜游的火爆。
  旅游热对迪拜华人社群的促进并非单方面,而是带动了更多领域,中国游客也让迪拜的外国商家见识到了中国庞大的消费力量,开始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首当其冲的便是为华人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在旅行社的招聘之外,航空领域,2010和2011年间中国至迪拜的直飞航线被大范围铺开,航班的频次也有了极大的增加。阿联酋航空开始大量招募华人空乘,迪拜免税店也开始扩大自己的华人团队为中国游客服务。

  在零售领域,为迎合庞大的中国游客市场做准备,各大零售品牌尤其是奢侈品牌也开始大量招募华人销售。另外在酒店领域也同样把一些工作机会留给了华人群体。


  大量面向华人的就业机会不仅使迪拜华人社群的职场流动开始向这些行业靠拢,也吸引了许多新人来迪拜就业,从而进一步壮大了迪拜的华人社群。而且不同于贸易工作的单调和低门槛,旅游所带动的行业往往更加充满激情和挑战,对雇员的要求也较高,因此更加吸引年轻人尤其是高素质高学历的年轻人从业。


  这些不断流入迪拜的新鲜血液,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华人社群的结构,从早期的贸易和工程集中型,逐步分化出旅游、零售、服务等几大华人职业群体。也逐渐改变了华人社群氛围,稀释了原本的单调陈腐,为社群注入了更多青春活力。华人社群结构至此开始步入年轻化。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伙伴:

手机版|小黑屋|华人驿站全球地接联盟 ( 陕ICP备16004167号-3 )

地址: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1号88号楼2
电话同微信:17762283762; 邮箱:huarenyizhan@qq.com

版权所有: 西安华人驿站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GMT+8, 2025-1-15 16:31 , Processed in 0.076330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