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售票机。
1.7港币意味着什么?香港人会告诉你,这是香港本地普通邮件的“起步价”。在我们忙着拆双十一的败家包裹,邮件已经淡出我们生活的同时,一河之隔的香港,寄信依然是很多人生活“熟悉的部分”。而事实上,去香港旅行,也可以从邮局这么一角,看到这座城市的历史沧桑和人文嬗变。
公事公办,香港人习惯书信确认
圣诞节将到,在九龙塘就读幼儿园的JU D Y小朋友开始着手给圣诞老人写信,给圣诞老人寄愿望信依然是很多香港小朋友的保留项目。写上自己的圣诞愿望,装进雪白狭长的标准信封,再去7- 11买一些邮票贴上,路过港铁附近的邮筒,扔进去,就可以等下个月的礼物了。
“寄信,这个我们已经渐渐淡忘的信息传递方式,在香港并没有内地淡出得这么明显。”JU D Y妈妈表示,“尤其是香港强调公事公办,各种事务性的事情,用书信的方式确定是不变的习惯。”JU D Y妈妈介绍说,前一阵子给孩子申请学校,就用了差不多50个信封。每家学校要寄报名信,另外还要同时附上回邮信封并贴上邮票,回邮信封一般都是3个一家,用来通知是否录取或者是否通过第一轮面试。
从小在香港长大的白领LU K E认为,口头是一件不正规的事情。书面的通知才具法律效应或者说是凭证。“从小到大,我上学带回家的,都是老师的通告,写在纸上,家长有什么事情要问学校,也是写张纸放书包交给老师。”LU K E说,最近有内地朋友抱怨说,家长群要24小时关注,老师会在里面布置作业,他叹为观止。“始终觉得信息时代,虽然超级便利,但大家的空间已经不够,哪里有那么多需要即时沟通的事情呢?以前可以有航空、平邮,现在全都变成了急件。这样太辛苦。”LU K E总结道。
邮局充分考虑便利性和私密性
香港邮局的设立也充分考虑便利性,中环的邮政总局已经成为景点,各地区的邮局遍布在商业区和居民区,邮筒更是容易找到。
邮局虽然格局大小不一,但都非常干净整洁。每个窗口还有隔断,充分保护个人隐私,这个细节值得点赞。
香港邮票及明信片等的发行由邮政下面的香港邮票策划及拓展处负责,最新发行的有“孙中山诞生一百五十周年”特别邮票“香港行山径系列第一号:凤凰径”特别邮票、“2016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赛车锦标赛 香港站”(空邮邮资)等都很有香港特色。
此外,香港邮政除发行通用邮票,定期推出不同主题的特别邮票,还提供“心思心意邮票特别定制服务”。公司或机构自行选择的主题邮票,或设计度身定造的“心思心意”邮票,然后透过邮政定制服务,制作成精美的邮票套折或其他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