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世纪罗马人离开后,撒克逊人接管了该城。1042年,撒克逊王爱德华(Edward the Confessor)加冕即位,就此在威斯敏斯特上游建立宫廷,包括新的宫殿和修道院。爱德华死后不久,诺曼底公爵威廉(也称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在黑斯廷斯战役(theBattleofHastings)中击败英国军队,他即加冕为威廉一世,并主持建造了第一座防御要塞伦敦塔(theTowerofLondon)。
在中世纪时期,伦敦是一个繁荣的贸易中心。1348年,黑歹E病(theBlackDeath)造成了成千上万的人死亡,但1509年亨利八世(HenryⅧ)即位时,伦敦已有大约5万人口。当时教皇拒绝废除亨利八世与其第一个妻子的婚姻,亨利即与罗马教廷决裂,并宣布他自己成为英国国教(the Church of England)的领袖,为伦敦以及整个英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在伊丽莎白一世执政时期,英国探险家们扬帆出航,在世界各地开辟殖民地。艺术也在这个时期空前繁华——即为莎士比亚(Shakespeare)和环球剧场(the Globe Theatre)的时代。
17世纪,伦敦经历了动荡时期。1605年,企图炸毁国会大厦的“火药阴谋”(Gunpowder Plot)以失败告终,之后,在1642年爆发了英国内战(Civil War)。1649年战争达到高潮,查理一世(CharlesI)被当众处决,但10年后君主制复辟,查理二世(CharlesⅡ)执政,伦敦市民又欢心喜悦起来。在严苛的清教法令下备受压抑的科学与艺术,自此又重获繁荣。但是,伦敦又遭遇了两大悲剧:1665年的大瘟疫(the Great Plague)和1666年的伦敦大火(the Great Fire),前者夺取了8—10万人的生命,后者烧毁了中世纪城4/5的建筑。重建伦敦之时人们用砖石取代了木材,克里斯多夫‘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 rWren)也重建了圣保罗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和伦敦的其他教堂。
18世纪,伦敦城面积迅速扩张,人口也快速增长,但贫富差距巨大。伦敦西区内建起了典雅的乔治亚风格(Georgian)的住宅和时尚的商铺,像大英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等馆舍也陆续建成。19世纪的工业化发展为伦敦带来了更大变化和更多繁荣景象,铁路、下水道、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等纷纷建立起来。20世纪初,大英帝国正值其鼎盛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伦敦人口增至近900万。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伦敦城受到大规模的破坏,成千上万的人丧生于大规模空袭(Blitz)中。直到20世纪60年代,战后的节衣缩食才让位,“摇摆伦敦”(swinging London)成为伦敦时尚、音乐和通俗文化界的领军风尚。东南码头区的复兴改造、崭新的建筑、市长东山再起,以及获选2012年奥运会承办城市所激起的信心,这一切都带给21世纪的伦敦一个切实乐观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