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地接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荷兰旅游动态] 荷兰的宗教-荷兰的天主教会

    发表于2019-10-27 08:36:59
[复制链接]
荷兰人民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6世纪加尔文的新教传到尼德兰北部,马上受到欢迎,并拥有大量的信众。加尔文教派受到腓力二世的残酷镇压,引发了当地人民的强烈反抗,成为80年战争的导火线之一。80年战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场宗教战争,取得胜利和独立的荷兰以加尔文教派为国教。80年战争的结果之一,是造成了宗教群体在全国的不均衡分布,天主教徒主要集中在南部的北布拉班特省和林堡省,并在这两个省里占据主导地位,其他北方省则是各教派混居。在这些省份,荷兰新教改革教派占主导地位,但天主教会仍然具有相当的势力,在乡村地区还可以发现一些纯天主教村。总的说来,荷兰有一半的天主教徒集中在南部两省,其余一半分散在北部10个省内。

荷兰的天主教会是一个相当团结的教会,而新教的情况却不一样。从17世纪起新教内部就不断地出现分裂,形成了许多教派。第一次分裂发生在1618年,新教中的自由派从正统派中分裂出来。自由派信众数量上虽少,但大多数是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他们与正统派分裂的原因是他们试图结合“科学”思想的成果理解“圣经”。而正统派反对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1834年新教正统派中再次出现分裂。这一次分裂的原因是以亨德里克·科克(HendrikCock)为首的信众强烈反对将教会事务与国家事务交织在一起。促成这次分裂的还有另一个因素,即对科学研究的成果与“圣经”故事的冲突的解释。由于反对政教分离是原来加尔文的主张,因此居少数派的亨德里克·科克自认为是正统派,而与其意见相左的多数派则成为主流派。1886年,阿姆斯特丹地区的新教也出现一次分裂,虽然直接原因不同,但基本原因还是对政教关系的处理意见的分歧。1892年,正统派(1834年与1886年分裂出来的)合并,建立了所谓的再改革派教会。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教派内部又发生冲突和分裂。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1926年的赫尔克肯事件(GeelkerkenCase)。赫尔克肯认为“圣经”创世纪的第一章中关于伊甸园的故事有误。他认为,从科学的角度看蛇是不可能开口说话的,因此他认为在阅读这一章时不必逐字理解。而教会中的主流派坚持认为,既然“圣经”中记载着蛇说了话,那就是说了话,况且蛇对亚当和夏娃的诱惑是创世纪中最富警世意义的部分,绝对不可被忽视.教会认为赫尔克肯的言论亵渎了“圣经”,决定开除赫尔克肯。赫尔克肯被开除后,率领自己的信众组织了新的教派。

1944年荷兰新教又发生一次分裂。这次分裂的原因是对儿童洗礼的解释出现新的分歧。教会对洗礼的传统解释是,从洗礼那天开始,上帝已经将这个孩子接纳为他的子民。但是,如果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了教会不能容忍的罪人的话,教会认为这个人从来不是上帝的子民。因此,一部分教士认为,这种解释自相矛盾。他们认为应该将洗礼的解释修改为,洗礼那天并不意味着上帝已经接纳了这个孩子,这个孩子是否是上帝的子民应该看他长大后的表现。但这种新的解释也有缺陷,因为一个人只要活着就永远有蜕化变质的可能,人只有死了才能盖棺定论,因此成为上帝的子民便成了遥遥无期的事情。两种意见相持不下,导致教派内部再次分裂。要求修改洗礼的解释方法的教士被开除出教会,一部分信众跟随他们成立了新的教派,他们自称为“解放改革派教会”①。

“解放改革派教会”人数不多,但思想相当解放。其中一部分人对科学成就相当敏感,并热衷于在科学新成就的基础上重新解释基督教的教义。这部分人于20世纪60年代末再次分裂出来组成一个新教派,并自称为“荷兰改良教会”。有些小教派的教士甚至主张承认同性恋的婚姻,并为其主持婚礼。

最近10年里,荷兰新教两大派别荷兰改革教会与荷兰再改革教会之间.出现合并的呼声。两大教派的部分领袖积极致力于推动这个合并,并计划将合并后的教会更名为荷兰新教联合教会。联合原计划于1997年进行,但两教派的联合牵涉到许多具体问题,至今还未能实现。

荷兰曾是一个新教势力很强的国家,加尔文教派长时间在人民的宗教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荷兰新教内部数度分裂,使得新教在政治上的势力不断削弱。荷兰的改革教派经过19世纪两次重大的分裂后,加尔文正统教派从改革派教会中分裂出来,组成再改革教会。新教改革派、罗马天主教以及新教再改革派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1879年的全国普查表明,荷兰改革派教会的信徒占人口的54.5%,天主教会信徒为35.9%,刚刚建立的再改革教派只占3.5%。大约1%的人口表示没有宗教信仰。

再改革派和天主教派在此后的一百年里变化不大。1971年的普查表明,天主教徒增加了5%左右,达到40.4%,主要是天主教反对节制生育,出生率比别的教徒高的缘故。以后,天主教徒比例有所下降,最低时为30%-33%。至于再改革教派的人数,1889年的普查表明略升到8%-10%,以后一直没有什么变化。这个比例维持到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的再次调查表明,再改革派人数下降到了全国人口的7%。与此相反,新教改革教派的变化却比较明显。仅在1889年的普查中,改革派信徒人数就降到了50%以下,10年里减少了将近5%。进入20世纪后,改革教派的形势每况愈下,每10年进行一次的全国普查中,这个教派的人数都要减少3%-5%,到1971年这个教派的信徒已下降到全国人数的23.5%了。目前,改革派教会的信徒大约只占全国人数的15%-17%。

以上数字说明,在过去的一百年里荷兰三大主要教派人数比例都有不同程度下降,无宗教倾向的人数比例大大上升。荷兰社会的非宗教化倾向在20世纪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表现特别明显。1971年的普查表明,无宗教倾向的人数占人口比例达到23.6%,首次超过了新教改革派的23.5%的比例。最近20年里,无宗教倾向人数继续快速增加。最近的调查表明,无宗教倾向的人数比例大约在37%到43%之间.

荷兰社会非宗教化倾向不仅表现在信仰宗教的人数大大减少,而且表现在宗教信徒对宗教的虔诚程度也有所下降,这在天主教徒中尤其明显。荷兰的天主教徒曾经是欧洲最虔诚的信徒。1960年以前的调查结果表明,荷兰天主教徒中,90%是经常参加教堂的弥撒活动。在这以后,经常到教堂做弥撒的教徒日益减少。虽然现在仍然有许多人在社会调查中表明自己是天主教徒,但实际上有许多人已不常去教堂了。20世纪60年代末经常到教堂做弥撒的信徒已减少到教徒总数的3/4,70年代末已不足1/2。到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再次下降到仅稍高于1/4了。

荷兰新教改革教派信徒虔诚度的变化不如天主教徒明显。以往改革教派教徒参加教堂布道活动的频度就不如天主教徒高,经常到教堂参加布道活动的教徒比例最高时也只占1/3,现在大约也只下降到1/4,因此变化不大。这个比例与天主教徒现在的比例相当,但因信徒的绝对数大大减少了,所以到教堂参加宗教活动的人数也大大减少。相对来说,荷兰新教再改革派的虔诚程度在三大教派中是最高的,经常到教堂参加布道活动的信徒曾达到90%,现在这个比例还保持在65%左右。

荷兰宗教信徒的虔诚程度在世界基督教国家中大约居中。据英格列哈特的调查结果②,每月至少去一次教堂的人数占全国人口的比例,荷兰是40%。这个比例数高于欧洲许多国家,例如丹麦只有lI%,法国只有17%,英国只有23%,德国要高一些,也只有35%。比利时宗教倾向一向比较强,为38%,也低于荷兰。但高于荷兰的国家也不在少数,如意大利达到48%,西班牙达到53%,美国达到60%,北爱尔兰达到67%,爱尔兰达到88%。不信教人数比例的国际比较与信徒虔诚程度排序不完全相同。荷兰声称不信教者比例大约是30%,低于丹麦(37%)和法国(35%),但高于德国和英国(均为20%),同时大大高于美国、爱尔兰和加拿大。这三个国家公开表示自己不信教的人只有2%-7%。
你好cowboy,下个月初我们有个商务团八个人需要荷兰地接,需要一辆车,配中英文翻译,使用时间约五天,可否安排?谢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伙伴:

手机版|小黑屋|华人驿站全球地接联盟 ( 陕ICP备16004167号-3 )

地址: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1号88号楼2
电话同微信:17762283762; 邮箱:huarenyizhan@qq.com

版权所有: 西安华人驿站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GMT+8, 2025-4-3 10:55 , Processed in 0.085275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