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包车地接

比利时包车地接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发新帖

[比利时旅游动态] 比利时旅游见闻-比利时的诗人作家

莱德汉克(K.L.Ledeganck,1805-1847)弗拉芒语诗人。生于东弗兰德的埃克洛一个教师家庭。毕业于根特大学法律系,后在根特任省的督学。著有诗集《我的春季之花》(1839)、《三个姊妹城》(1846)和《流传的遗留的诗》(1852),其中著名的诗三部曲《三个姊妹城》歌颂根特、布吕赫和安特卫普三城市,深受人们喜爱和重视,影响较大。

孔西廷斯(H.Conscience,1812-1883)弗拉芒语作家。生于安特卫普一个海员家庭。1830年参加比利时争取独立的战争,曾根据战斗经历写成《1830年的革命》。他的处女作是《奇异的年代》(1837)。他著有100多部小说,主要有描写14世纪初布吕赫市民反抗法国骑士的历史小说《弗兰德的狮子》(1838)和《阿特费尔德的雅科布》(1849)。他的作品还有短篇小说《财运亨通》(1844)、《罗瑟马尔的鞋匠西斯卡》(1844),乡土小说《征兵》(1850)、《主人甘生东》(1850)和《双目失明的罗莎》等。他是近代第一个用弗拉芒语写小说的作家。

德·科斯特(Ch.DeCoster,1827~1879)法语作家。1847年同一些青年学生组成文学团体“快乐社”,开始写作。1855年在布鲁塞尔大学毕业。1856年给文艺周报《欧伦施皮格尔》写稿,以后又经常撰写抨击教会和维护工人利益的文章。1870年后担任法国文学史教授和美术课辅导教师。他热心研究弗拉芒民间故事。他的《弗拉芒传说集》(1858)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风格独特,语言清新简捷,是19世纪比利时文学中的重要作品。1861年出版《布拉班特故事集》,收录故事7篇。他的代表作《欧伦施皮格尔的传说》(1867)是1830年比利时独立后的第一部现实主义历史名著,表现出民族意识的觉醒。全书以16世纪的尼德兰革命为背景,写比利时人民为了反抗西班牙的政治和宗教压迫,举行声势浩大的起义。尼德兰反抗运动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在这部作品中几乎都有反映。主人公梯尔·欧伦施皮格尔是民间传说中的一个农民英雄,他和拉姆·戈查克是被称为“乞丐”的游击战士的典型代表,为解放祖国进行了英勇斗争,体现出“弗拉芒人民的精神”。作者把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发展动力,书中表现出乐观主义精神。

赫泽勒(G.Gezelle,1830~1899)弗拉芒语抒情诗人。生于布吕赫一个园丁家庭。1854年毕业于鲁瑟拉勒神学院,后任教师、神甫。他的诗主要描写自然界。1858年发表第一部诗集《弗拉芒诗练习》,后陆续发表散文集《墓地之花》(1858)、诗集《诗词、歌曲与祈祷》(1862)、《时代的花环》(1893)、《韵文的排列》(1897)和《最后的诗》(1902)等。他的代表作《芦苇沙沙响》、《深夜静悄悄》和《母亲》等深受人们喜爱。皮卡尔(E.Picard,1836-1924)比利时作家、文艺评论家,用法语写作。生于布鲁塞尔一个律师家庭。1854年在中学修辞班毕业,1860年获法学博士学位。曾创办《自由报》(1865),编纂巨著《比利时法典》。他写了不少小说、散文、回忆录、剧本,如《关于律师的反论》(1879)、《海军上将》(1883)、《我的法学家叔叔》(1884)、《执达员的夜班》(1885)、《陪审员》(1887)、《简单的生活》(1893)、《关于戏剧更新的讲话》(1897)、《认错》(1901)、《祖国的感情》(1904)、《一个青年的海上日记》(19lO)、《在讲两种语言的地区》(1923)等,他还编过《比利时散文选》(1888)。1881年,皮卡尔和奥克塔夫·莫斯等创办文艺周报《现代艺术》(1881-1914),由于他不满于《青年比利时》杂志主编瓦莱尔的“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从1883年起与该杂志展开论战。皮卡尔大力提倡社会的、政治的、民族的文学,吸引了一大批进步作家,包括维尔哈伦、勒蒙尼耶等人,对比利时文艺摆脱外来影响、向民族化方向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回复
 楼主| admin |
勒蒙尼耶(C.Lemonnier,1844~1913)法语小说家、艺术批评家。生于布鲁塞尔。1863-1881年发表许多美术论文、短篇小说和儿童文学作品。1881年成名作《男人》问世,叙述一个偷猎者在森林中的恋爱故事,受到法国自然主义作家左拉等人的影响,但景色描写诗意盎然,说明作者对绘画传统的偏爱,使整部长篇小说具有浓厚的比利时民族特色。以后的创作加强了心理分析。《死人》(1881)、《癔病患者》(1885)、《吕帕夫人》(1888)等揭露资产阶级的腐败和伪善。他每年冬天在巴黎居住,为法国文学杂志《吉尔·布拉斯》撰稿,并写了一些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强调生理因素和生活环境的支配作用,仍受到自然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他有不少作品广泛反映了社会生活,如《肉食者》(1886)、《资产者的末日》(1892)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工人的反抗。《克洛迪娜·拉穆》(1893)描写歌女的生活,对她们寄予同情。还有一些作品则写得富有诗情画意,如《荒岛》(1897)、《风车中的风》(1901)《潺潺的溪流》(1903)等。勒蒙尼耶的著作丰富,全集约有70卷。艺术评论主要有《比利时美术史》(1887)、《生活的画家》(1888)、《绘画中的比利时派》(1906)和一些画家专论。此外,还有剧本、游记、回忆录等。他的巨著《比利时》(1888)表达出他对祖国人民的热爱之情。

埃克豪特(G.Eekhoud,1854-1927)小说家、诗人、文艺批评家,用法语写作。生于安特卫普。曾任编辑。27岁时参加《青年比利时》文学运动,后同维尔哈伦、德莫尔德等另办《红公鸡》杂志。其作品多为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他倾向于自然主义,作品以故乡为背景,主人公多为庄稼汉、流浪者、亡命徒等。1884年发表的《保瞻礼节》描写令人乐极生悲的乡村节日。1888年发表的代表作《新的迦太基》描写安特卫普城内富人的穷奢极欲,与穷人的苦难形成鲜明对照,将各阶层的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其他作品有长篇《马林的被枪决者》(1891)、《安特卫普的不信教者》(1912)、《最后的主保瞻礼节》(1920)、《具体化的乡土》(1922),以及短篇小说集《另一种观点》(1904)。他还翻译、改编了莎士比亚的某些剧本。他始终保持对下层民众的同情,反对贪婪的资产者,但并未提出社会改革的主张。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伙伴:

手机版|小黑屋|华人驿站全球地接联盟 华人驿站 ( 陕ICP备16004167号-3 )   版权所有;西安华人驿站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1号88号楼2; 电话:17762283762; 邮箱:huarenyizhan@qq.com

GMT+8, 2024-11-21 18:00 , Processed in 0.066933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