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加拿大到北极自驾游路线,开车怎么走,
2005年,我们第一次穿越北极圈时,是在加拿大北方航空公司破旧的中型客机上。空乘小姐当即在万米高空为我们发放了穿越北极圈证书。
这是一段很浪漫、很刺激的记忆。但事后再品品,还是觉得缺点什么。
于是,2009年我们去育空寻找迁徙的驯鹿群时,决定驾车穿越北极圈。
那是我们的第七次北极之旅。驾车出发地点在育空领地首府白马,沿克朗代克公路(Klondike Highway)向北480公里,进入丹普斯特公路(Dempster Highway),继续北上直至北极圈。此程驾车往返近2000公里。
丹普斯特公路是加拿大唯一穿越北极圈的公路。这条公路的两车道砂石路面可全年通车路段为671公里。冬季通过连接冰面可再延伸370多公里,直至加拿大西部北极重镇伊奴维克和北冰洋小村图克。
租车公司提醒我,冬季进入丹普斯特公路,安全的选择是大排量高底盘汽车并携带有效的通讯工具(比如租用卫星电话)。
我感谢他的好意,但因为这几天预报没有恶劣天气,于是还是坚持自己的配置:经济型轿车(Pondiac G6 2.4L)+全球通手机(其实在北美,60°N以上地区从来都没“通”过)。
老婆对我一意孤行的做法大为不满,埋怨我“舍命不舍财”。我却因此兴奋不已,以为又挑战了一次北极。
10月24日,阴乎乎的天,零下12度。我们从白马出发。克朗代克公路上没有积雪,小车行驶在上面感觉不错。
顺路采访了35公里外的育空野生动物保护区(Yukon Wildlife Preserve)。下午继续上路。途中又停下来抓拍路边福克斯湖里的天鹅。如此开开停停,200公里走了一天。
当夜入住公路边的卡麦克斯村(Carmacks,62°05′N 136°17′W)。当地原住民的族裔名称很奇怪:小鲑鱼(Little Salmon,北图聪族Northern Tutchone的分支),长得很像中亚人。
第二天,天气依旧,路况依旧,我们也是依旧开开停停照照。中途访问了另一个北图聪族小村佩利克罗辛(Pelly Crossing,62°50′N 136°35′W)。抵达丹普斯特公路零公里处的小旅馆克朗代克河客栈(Klondike River Lodge),已近下午四点。
这是个用圆木建造的小客栈,只有几个客房。门前宽大的广场上停着六七辆大型货柜车,热气腾腾的酒馆里全是货柜车司机。
天越来越阴,偶尔飘起零零星星的清雪。
次日就要进入600多公里的无人区了,心里有点紧张。
看看这天,再看看这些巨无霸般的大车和魁伟粗壮的司机。我突然有些“小”惶恐,搞不清究竟是自己太渺小,还是自己的车太渺小——一股不祥之兆茫然而至。
那一夜,果真下了下雪。好在不大,第二天早上的新积雪大约5厘米。
9:00上路。天还黑黑的,须开远光灯。直至10点才勉强熄掉——刚刚10月末,丹普斯特公路的极夜现象就开始了。
阴云低垂,苍凉与压抑成了这条公路的基调。
公路两侧,除了起伏的山脉、破碎的冰碛和疏密无序的泰加森林,很难看到其他的景观。间或闪过一丛丛暗红色的灌木,或是迎面飘下那断断续续雪花,才会让你感到这个世界还存在一点动感。
严格意义上讲,丹普斯特公路只能算作是山区的沙石路。它的大部分路段建在100年前一条狗拉雪橇的野径上。
上个世纪初,加拿大皇家骑警有一个名叫威廉·丹普斯特的下士。他冒着零下40度的严寒,在相距600公里的道森城(Dawson)和麦克弗森堡(Fort McPherson)之间,沿着渺无人烟的雪山小路,独自驾驶着狗拉雪橇巡逻了四年,直到失踪在这条路上。那是1910年。
70年后,当这条史上地质状况最险恶的永冻层公路建成通车时,名字就叫丹普斯特公路——以此纪念那位年轻的骑警。
睹物思人,触景生情,想想那风雪中跋涉的骑警,眼前恒定的苍凉顿时也有了神韵。
下午,雪大了起来。更加小心翼翼地驾车。三点半,入住鹰原旅馆(Eagle plan Hotel)——369公里,开了6个多小时。
鹰原旅馆是丹普斯特公路上唯一的旅馆和汽车服务区,也是方圆600公里唯一的人居点,而我们则是这家旅馆当晚的唯一住客。
夜里,又下了10厘米的雪。第二天晨起,继续下。
加满一箱油,向40公里外的北极圈进发!
陡立的雪路,急速下坡,驶过鹰河(Eagle River)铁桥,不久即抵达育空领地政府设立的北极圈标识牌。此时是10月27日11点。
推开几乎被雪霜封冻的车门,双脚踩在北极圈上,踏踏实实的感觉。
向北望,白茫茫,向南望,空荡荡——此时此刻,偌大苍穹之下只有我们两个身影。
没有喝彩,没有观众,相机上滴滴作响的自拍声就是我们的D小调第九交响乐。
两个傻家伙像孩子一样振臂欢呼——我们自己为自己喝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