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防城区那良镇景点介绍
1九龙潭景区介绍
那良镇九龙潭位于距离南宁220公里的中国南疆边陲重镇那良镇,位于中越边境中国一侧边境公路那良镇的十万大山脚下。九龙潭漂流总长5公里,落差180米,漂流时间约2小时,两暗有奇石、果林,漂流忽转忽旋,急驰而下。大浪扑面,让你秒秒种嚎吼与尖叫,险滩充满刺激。时而惊涛拍艇,卷起千堆雪,时而堕入深潭,天光云影,徘徊其间,在这时你可尽显男儿本色,女性的飒爽英姿。游人同时可在景区内同时体验森林探险、激情漂流、瑶寨风情、农家乐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尽情享受属于自己的快乐与刺激!
其中,与那良镇桃花溪山庄、那良镇里火边贸口、那良镇高林瑶族山村的沿边公路旁,距南宁市220公里、防城港市78公里、东兴市39公里,与那良镇桃花溪山庄、那良镇里火边贸口岸、那良镇马鞍坳观景台、垌中温泉等景点相邻。景区漂流为分阶段性放水漂流,漂流起点有拦水坝.漂流次数为每日 3次,每次下水时间为早上10点 中午14点, 下午:16点,漂流用时大概1.5~2个小时左右,全程漂流为橡皮艇漂流,因漂流河道人工改造过,所以中途不用划船.一路漂流下来感觉都不错,漂流全身都湿完,景区的漂流艇是人为掏空的,也就是说,艇的底部是直接灌水进来的,这样虽然不容易翻船。景区配套设施齐全。
2、那良刘永福故居景区介绍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刘永福回国后,利用回乡省亲扫墓之机,在故地那良大坡村(中越边境)选地择吉日兴建住宅,经过一年多的施工,住宅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冬竣工落成。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房屋占地面积约659.75平方米,建筑面积602.86平方米。坐东北向西南。房屋宽32.5米,进深20.3米,两层砖瓦结构。共十二间,分上下座,上下座中央为厅,厅中央横梁左右刻有正楷:“全家吉庆”“金玉满堂”八个大字。上下座之间中央为天井,天井两则楼附房。同年十一月,刘永福返钦州,购得板桂街莫姓旧宅,筹建晚年住宅“三宣堂”,决定于钦州定居,那良所建之房屋作为回乡省亲扫墓临时住所。清光绪二十二年(1897年)春,刘永福返那良省亲扫墓暂住后,返钦州(其母陈氏二品夫人之墓座落于那良镇楼村虎龙岭)。光绪十七年(1891年)在钦州营建公馆,命名为“三宣堂”,以纪念他援越抗法的光荣历史。 刘永福那良故居现为县级(原防城各族自治县)文物保护单位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
3.神秘的凿字岭
距那良镇西约四公里,有一垌田叫马枝田。从马枝田往山上去约五百米的松林间,有一大花岗岩石。石的坚直面宽约四平方米、上面刻有很多古老的文字。字只大如小碟,行距疏密有致,字体神奇。刻文内容,至今无人通晓。凿字岭因而故名。
凿字岭上古树盘生,瀑布飞流,山泉清澈,怪石嶙峋、山花争艳。初春时节,雾山掩映,瞬息万变。每当日出日落之际,其景色理瑰丽壮观。
传说,谁能通读石上刻文,谁就得到很多金银财宝,终生享用不完。
有一年,一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乞丐流落到那良。一天,他撑着艰难脚步上山去读字。读呀读、读呀读,就在他苦心捉摸全文最后一个字的时候,突然间乌云四起,雷声大作,火蛇(闪电)在他身上狂舞,似有天崩地裂之势。接着倾盆大雨,滔滔而下。他慌得哭爹喊娘,包头掩耳,骨碌碌地往山下逃命了。至今为止,凿字岭还是一个难解的迷。民间流传,说那是玉帝授意刻下的“天书”呢。
凿字岭顶峰的南坡,有一大块长约四米、宽七十公分、厚四十公分的花岗岩石,悬空横架在两座石笋之上。用石击之,咚咚之声方园数里可闻。据说古时候匪寇进村打家劫舍时,人们就爬上凿字岭去击石报警。故凿字岭的南坡又叫响石洞。响石至今仍历历在目,供人游览。
凿字岭的确神奇。除了“天书”、“响石”之外,岭下还有一个很大很大的石洞。洞内石笋石钟奇布,怪石丛生,地下河蜿蜒几里,洞宽可容千人。
相传古时寇祸连天,匪盗作恶,经常袭扰百姓。当年马伏波将军南征时悉知此况,立即带兵围剿。千多匪徒就在这凿字岭下的大石洞里依险顽抗。伏波将军攻打了几天几夜,又砍来树木柴草放火在洞口熏之,以后又下令挖山挑土运石,把洞口塞堵,洞口被堵得严严实实,水泄不通,象座小山。直把匪次全部困死洞里。 |